彩色透水混凝土的由来?

透水混凝土

历史

     透水混凝土的研究应用始于100多年前,据V.M.Malhortra记载:1852年英国在建造工程中由于缺少细骨料,开发了不含细骨料的混凝土,即透水混凝土。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对普通混凝土地及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1995年,南伊利诺伊大学的Nader Ghafoorim阐述了不含细骨料混凝土的概要。提出了透水混凝土这一概念,讨论了透水混凝土作为铺路材料的使用技巧,对其物理学性质及状态,特别是对冲击加固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讨论了加固时的能量、效果、调配、制造时的技术等对硬化后混凝土地的物理力学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并且还在磨耗性及抗冻性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日本,为了解决因抽取地下水而引起地基下沉等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雨水的地下还原政策”,着手开发透水性混凝土地铺装,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从那时起透水混凝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建筑物和混凝土路面覆盖。便捷的交通设施,平整铺设的道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这些不透水的路面也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由于混凝土铺筑的路面缺乏透水性和透气性,雨水不能渗入地下,致使地表植物由于严重缺水而难以正常生长;不透气的路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缺乏对城市地表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产生所谓的“热岛现象”。此外,不透水的道路表面容易积水,降低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当短时间内集中降雨时,雨水只能通过下水设施排入河流,城市的自然水系生态将受到破坏。


透水混凝土特性:

透水混凝土又称透水地坪、排水混凝土,是由小石子、高标号混凝土、掺和透水外加剂、水、彩色强化剂以及稳定剂等经一定比例调配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的新型环保地面铺装材料。透水混凝土是用粗骨料表面包裹着一层薄浆料相互粘结成蜂窝状,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且色彩缤纷,景观融合,使城市环境建设更加和谐是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的透水地坪材料。在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

 

分享按钮